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第十三週

第十三週的同学好:
這星期大家的心情一定很沉重,因為我们學校正在進行今年的第一次月考。回想自己在华联当学生的时候,每逢考試我也和大家一样,突然感到很大的压力。压力使人成長,沒錯,我的確在這种压力下成長。当我工作後,我發觉我錯了,錯的是我只在乎成绩而把學习的真諦給忽略了。由中學到大學,我偶而考取高分;可是在我工作或做研究时,我才發現我对知識的掌握是很薄弱, 尤其分數越高的科目,情況越是嚴重。为什么?
年青的我錯了,我錯把學校的考試都当成是科举,成績名次当成金榜題名,名成利就。对成績不理想的科目產生偏见,不去自我反省而找一堆借口,想蒙騙父母,逃避现实;或採取消极的态度,不願花时间去理解而用死背答案的方式,讓命運決定成績,得过且过,結果不懂的終就不懂。对成績好的科目產生自滿,自以為是,不願花时间去思考更深远的问题,結果只掌握到膚淺的知識。
平常的考試只是一种檢測,檢核你的學习进度,測試你的學习效率。平常的考試只是自我反省的机会,成績不理想,反省自己那裡不懂,那裡做得不够,那一方面需要加強,在接下去的日子,修正自己的學习策略,为下一次做好準備。对老师而言,学生的成績反映出老师的教學成效,是不是老師教的學生不懂,學生懂的而老师沒教?老师由學生的成績来判斷是否在教學上出了问题或學生學习态度出现问题。对學校管理者而言,是否政策出现了问题。找出问题,解決问题,管理者是責無旁貸。
學校的考試是我大家的一个反省机会。我们要重视的是考試前后的學习过程而不是結果,如果成绩不理想而不改变學习过程,那是沒有意義的。失败后,而不反省檢討,改變方法,終就失敗。失敗后,如果选择逃避放棄,那是澈底失敗,至少在追求學问而言,成功的机会是零。重要的是过程,只要大家全力以赴,以認真的态度应对,我们就不会有压力,而且一定会成功。
離开學校后的我,从未停止面对人生的考試,成績时好时坏;但现在我已經懂得以平常心,認真的态度面对考試。每一次的成績都会指引我下一次应该怎麼做。成績不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开始。我不再因压力成長,我开始因每一次考試而攝取的知識而成長。我不再害怕失败,因為我知道失敗可以讓我的知識更紮實。我不再因成績好坏而終止學習,因為成績只为我終身學習的过程做出指引。
如果我们認真學习,就不用害怕失败。只要你肯改變態度,失敗只是在为下一次準備做出指引,而成功只会眷恋那些做好準備的人。那些不肯認真花心思面对學习的同學,失敗后虽可以重来,但切記重来是需要时间和机会。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敗,而是时机往往是一去不復还。年青的你不要过度的消費你的青春,典當你的未来。
我已經準備好面对這星期的檢測,那同學你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