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可無法對墜入爱河的人負責。
Gravitation can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1955年),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中國人的自由戀愛始於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1919年秋,在「開放女禁」呼聲下,北京大學、南京高等師範、嶺南大學開始招收女生,在教育制度上,婦女權利在五四影響下發生變革。
在大時代的筆下記錄了中國兒女許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而這些愛情大都發生在校園裏。時至今天,校園裏所發生的愛情故事從未停止過。校園是學生戀愛的溫床,同學是最好的傾訴伴侶。
學校當局一直面對學生在校園裏感情問題的困擾,有些家長和老師更視中學生的戀愛如洪水猛獸。事實上有那一間學校可以社絶這現象,男校也可能會發生斷背山事件。除了教育學生正確的兩性關係外,學校如何能負擔起這責任。禁止學生在學校談戀愛你認為可行嗎?嚴懲可敵得過兩情相悅嗎?
學生心智不成熟時,是否有能力談一場愛情而不會影響學業?老師和家長所擔心的不外是怕學生因為愛情而放棄學業,忽略了上學的本質。學生在戀愛的時期,對課業的影響並不大,兩小無猜。影響課業往往是發生在失戀的季節里。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失戀時,還可以專心工作?成年人也無法走出失戀的陰霾,青少年又如何可能做得更好?
如果戀愛是青少年的成長過程,老師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旁觀者,不鼓勵也不用太在意,時下青少年對愛情的看法還有天長地久?追求曾經擁有,你有我有的男女關係,分手永遠是跟隨着戀愛的後面。失戀的感覺不好受,失戀總在狂風暴雨時?兩小無猜的分手是世界末日,或了解加深?失戀只是成長的一環,每經結束一段的關係,是長一智的時候。失戀的日子應該會是風和日曬,老師永遠是學生的太陽,給學生溫暖。
狂風吹不掉戀愛的外套,唯有風和日曬下,學生才願意脫下外套,享受陽光的映照。強硬的手法解決不了學生感情的糾葛,失戀是讓學生認識男女關係的最好辦法。
陽光微笑,狂風你認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